来源:中天施工技术(ID:ztsgjs)
01
技术应用背景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各地发展迅猛,为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住建部制定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标准指出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3)采用全装修;
(4)装配率不低于50%。
各地方根据此标准,制定了符合本地装配式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政策,如成都市住建局发布《成都市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2017版中明确规定,总建筑面积大于20万平方米(含)的居住建筑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且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比例达到15%。(本文以成都市装配率计算规则为例,按预制构件体积占建筑整体体积的比例为装配率)
装配率的计算一直以来都没有较为准确且实用的方法,现普遍采用CAD绘图或造价软件进行计算,此类有较大的缺陷,如费时费力、不准确、不易于修改等。本文将介绍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使用Revit+Dynamo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率计算的方法,并展示如何在满足装配率的情况下,通过BIM技术实现多方案成本估算对比,达到最优方案选取的目的。
02
应用概况
以准确的Revit模型为媒介,使用Dynamo提取实物工程量并导入成本计算表格中,实现与成本的挂钩,再通过修改模型,对比不同方案,实现装配率方案最优选。此方法将大大减少装配率计算的工作量,且结果准确,方案修改快捷,应用前景十分宽广。
2.1 项目概况
本文应用案例为怡心湖93亩地块住宅项目(10#楼),项目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华府大道东侧,采用装配式整体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218249.99㎡,按照成都市装配政策要求,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且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比例达到15%,本项目预制构件包括叠合板、预制内墙板、预制楼梯等。
2.2 实施流程
本项目的BIM实施流程如图所示
BIM实施流程
2.3 装配式模型建立
使用Revit建立整栋楼的装配模型,初步确定哪些楼板、隔墙、楼梯等为预制构件,建模需包含完整建筑信息,如结构柱、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板(含预制叠合板);建筑墙(含预制隔墙)、门窗洞口等。
装配模型
2.4 模型问题检查及汇总
(1)结构柱、剪力墙、梁、板构件扣减关系必须正确,重叠区域必须处理;
(2)建筑墙必须齐梁板,以保证体积正确性;
构件剪切关系示意图
(3)构件命名需能正确反映该构件的真实信息,如“中天-内墙-预制-200”等;
构件命名示意图
(4)需要设置过滤器区分预制构件与非预制构件(预制构件采用黄橙色进行展示)。
过滤器设置示意图
2.5 装配率计算及成本分析表格编制
编制满足成都市装配率计算的表格,成都市装配率以体积指标进行计算,要求单体预制装配率达到30%,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叠合板、预制楼梯占比)比例达到15%。
单体预制率示例
在装配率表格计算编制完成后,结合当地材料价格,如钢筋价格、混凝土价格、叠合板单位体积造价、ALC轻质隔墙单价等,编制成本计算表格,并插入柱状图进行直观展示:
装配方案成本估算示意图
2.6 Dynamo程序编制
表格编写完善后,采用Dynamo进行可视化编程,总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体积提取,第二部分为提取出来的数据输入到指定的表格中:
(1)构件体积提取;
以预制楼板为例,使用“Categories”节点获取相关构件。使用“Element.GetParameterValueByName”获取该构件的参数“体积”:
楼板体积提取Dynamo节点图
(2)模型数据输出至表格;
通过“list”创建列表,将我们已获取的体积数据传递至列表中,再通过“file path”、“Data.ExportExcel”节点将数据输入到表格中:
数据写入
注:本文以成都市装配率计算要求为例,提取体积参数,应用时,应根据各项目实际情况,提取相关数据,如立面面积、投影面积等。
2.7 一键计算
完成建模及表格编制后,打开Dynamo程序,选择输出的表格位置,即可在指定表格中查看单体装配率及楼栋总造价、单位面积造价等信息:
Dynamo运行结果
通过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此单体装配率为30.14%,工业化生产预制构件比例为23.3%,满足要求。通过柱状图可以得出,采用装配式整体剪力墙结构,比采用全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此单栋总造价提升346.66万元。
2.8 方案调整
当计算结果显示装配率不满足要求,或者造价超出预算时,我们可以在Dynamo程序中进行调节,适量增减预制构件与非预制构件的占比,以达到最优方案,也可以在模型中直接进行调节,例如方案一不做预制楼梯,方案二多做叠合板少做预制内墙,方案三少做叠合板多做预制隔墙等,修改完成后再运行Dynamo程序,表格装配率以及成本估算数据将自动更新,通过多方案调整对比以达到最优方案选取的目的。
不同方案对比图
03
应用总结与展望
本文中Dynamo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数据的导出器,将Revit中的数据导出并传递到Excel中进行计算,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Dynamo的衍生设计功能,通过设置条件限制,进行多方案的迭代并生成最优解,再通过程序提取Revit API,将数据返还至模型,最终达到模型自动进行最优解调整的目的。
采用BIM技术结合Dynamo插件进行装配率计算以及方案选型,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对比性明确等优点。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未来建筑的装配率逐渐提高,装配式构件种类会逐步普及至预制梁、预制外墙板、预制剪力墙、预制结构柱等,届时装配率计算及选型将更为复杂,BIM技术则可以完美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无疑会是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有效助力。
(责任编辑:奚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