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建筑网

合作热线:400-828-1019
QQ客服:1575099316
微信客服:13646125294
投稿邮箱:info@precast.com.cn

瞬间被这些世界各地的装配式建筑木屋给折服了,这建筑体系太灵活多变了!

来源:房谷网


01“tanada梯田办公室”


在2016住宅展望东京展(house vision 2016tokyo)的场地上,无印良品和日本犬吠工作室合作完成了亭子式的“住宅”,实现在城市与农村两点居住的构想。他们联合创作的“tanada梯田办公室”深受日本农村传统小屋的影响。



无印良品与地处房总半岛中心部的村落—“釜沼”保持着交流联系。日本到处有山里的村落,由于从事稻米耕种的人口出现老龄化,因此希望能有人帮助耕种和收割。每当此时,无印良品都会向普通人发出号召,组织人参与看似不起眼的耕种和收割活动,为当地的农耕伸出援手。收获的稻米若从经济角度看只是一点点,但看待稻米耕种不应单纯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稻米代表着日本的风土。可以这样说:稻米并非孕生于日本人的文化之中,而日本文化却是降生在稻米之中。治水的智慧和美丽的景观均来自稻田管理。每当收获之后,多余的稻杆捻成绳,制成草鞋或正月的装饰物。每个日本人都已真切地感到:这样的生活就不能失传。有一部电脑即可随处办公的人们,一边欣赏着稻田风光一边沉浸于工作,“梯田办公室”就是这样一个去处。



这个被抬高的小屋,包含两层开放式空间。通过狭窄的楼梯可以进入二层,在二层,木制的遮篷式天窗向外敞开,模仿了传统的A字形屋顶。



传统地,收获之后剩下的稻草可以用来做成绳子、草鞋和新年装饰品



二楼用于工作和观景



方案模型


02材料平凡而不平凡的住宅



建筑师自述:「有春」住宅位于台南市归仁区,基地四周有农田、传统合院民宅、小工厂以及快速道路及高速铁路等。



1.将业主讲求独特隐私性的个人生活空间与特殊开放性的友人寄宿空间加以融合并体现于建筑空间设计中。2.将钢构、金属板、混凝土与红砖结合,以传统建筑的构架形式以及空间秩序为出发点重新诠释现代住宅构造。3.呼应周围环境,以开放姿态面对邻近合院住宅,以防御姿态面对高速道路及铁路。4.采用雨水回收及太阳能发电等系统,以增进建筑的可持续性。


本案位置坐落于台湾,台南市归仁区,委托的业主是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女性企业家。基地是一个三合院建筑的一半土地,两面临路的角地;西侧台39线为八线道计划道路,也是高铁行经道路,南侧为六米现有巷道,东侧邻地便是原三合院建筑的另一半,北侧邻地则是一个完整的三合院。业主希望在此兴建自己的住宅,并且,有感于全球气候变以及雨水再利用等类防灾建筑的要求与想法。于是我们试图以设计响应这样的环境条件。



基地所在位置原为农业型聚落,经时代变迁移入局部工业活动而产生许多小型工厂,而近年完工的高速铁路穿越后,使其交织着越来越明显的新与旧、传统与科技、安静与速度等对比性特质,这些特质塑造了独特的地域性格。因此,我们一方面效法台湾传统建筑中构架与承重结合的构造系统(木构造与砖构造),并加以转化为结合现代钢构造与砖构造,一方面也运用这样的结合希望产生独特的建筑形式,借以象征环境的两面特性。



另外,因应南台湾日照充足但夏季炎热的特性,我们试着运用屋檐、门窗系统等建筑元素,透过垂直水平的空间配置手法塑造良好的遮阳及通风环境;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之屋顶单元倾斜角度经过刻意安排,以取得最大的日照发电效率。



以空间布局演绎居住者的生活特质

以平凡材料构筑不平凡的建筑形式

我们将一个人居住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空间视为此设计的主轴,也是一个人居住所具备的最小值;为来访的客人所预备的非天天使用的空间,则为衍生而出的最大值。

一开始我们以两个一样的方形作为本案平面的主要构成。



东北角的方形(暂称A栋)提供给业主一个人使用,是三层楼高的量体;另一个二层楼方形体(暂称B栋)则供给家人朋友来访时使用。两个方型叠合处虚化成为天井,仅在天井北向留下约一米二宽的走道成为唯一室内联通两栋间的路径。一个人居住最基本需求的盥洗、睡眠空间集中在A栋三楼,楼层往下是阅读及娱乐的空间,无客人来访时B栋几乎是不使用的。


本案试图藉由空间的秩序表达居住其中的主与客的关系,以及空间的纯粹度。例如厨房与用餐空间设定为一人时是不需要的,因此A栋不设置,而是设置于B栋一层,这两个空间成为人与人互动联系感情时才去使用的空间。又例如为维持业主个人空间隐私性,其寝室空间设于三楼与客人使用的B栋联系仅限于天井北向走道。



除满足住宅机能外,我们希望透过建筑传递几个信息,一是清楚的构筑样貌,二是材料特质的合理彰显。



构造有以下特点:


a. 2楼以上全部结构楼地板采用降板方式镶嵌在梁结构的框架单元中,此作法产生的效果是全部外墙可在不经刻意修饰的情况下完整呈现纯粹的梁柱构成样貌,室内地板也刻意呈现了钢梁的存在,与木质地板形成几何图案,成为2楼及3楼地板的特色。


b.在钢构造系统中存在一层轻巧的次构造以及止水细部,砌砖部分可透过与这些构造镶嵌叠砌而使结构成为一体,在力学及结构上达到合理连贯,在视觉上却对比地让感觉沉重的材料呈现戏剧化的轻盈感。


c.金属板外墙与结构间也刻意镶嵌,使主体钢构造完整外露,光滑的质感与朴实粗旷的砖墙在室内及室外都形成有趣的对话效果。


d.室内几无包覆修饰性材料,连天花板亦予以省略,使全部管线在外露的安排下必须与结构体共同承担视觉完成度的美感责任,而此一作法同时使更换及维修具有高度的便利性。




图纸


项目区位


平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模型

03工作室式的图书馆


oma arkitekter将老车库的屋顶改造成一间宽敞的图书室和工作间。位于挪威tjøme岛上的这间住宅拥有几何形状的轮廓,并在建筑中使用锐利的斜角和模块化的构件。翻新部分建在现有建筑上,通过扩大顶层以创造一个专门用于读书的空间。



室内的书架以桦木和橡木制成


该建筑的墙体被故意扬起,这样可以优化上层空间中沿室内墙面布置的书架的数目。noma arkitekter为室内选择了一种自然的色调,采用桦木做地板和家具以突出书架上五颜六色的书。开放式的布局中包括有满足所有读者直接需要的书桌和厨房。



模块化的窗户被嵌入到书架之间窗户与书架相互结合,为读者创造了一处即可以阅读又可以欣赏窗外花园的空间。从室外看,这些模块化的构件为立面形成了一种现代外观。晚上时,路过的人透过亮光,可以看见这些业主的无尽宝藏。


部分老屋顶被延伸升高并用锌板替换


从主入口处看向图书室



车库后面的区域是用来打壁球的



建在原来的结构上窗扇变成了阅读区


前后对比


图纸平面图


剖面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