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建筑网

合作热线:400-828-1019
QQ客服:1575099316
微信客服:13646125294
投稿邮箱:info@precast.com.cn

BIM的“低价竞争”,饿死同行,也累死自己

经常和圈内的一些小伙伴聊天,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聊到了BIM价格越来越低的事,而且一聊起来就激烈无比,谁都有自己的见解。最近小编在网上看到一份关于建筑设计咨询以及BIM咨询收费标准,颇有感触。BIM如今也卷的这么严重了吗?



于此同时,有一些BIM团队为了活下去,干脆打起了价格战,把BIM的价格打的也是一低再低。


姑且不说BIM的报价贵不贵,做BIM咨询必须能够站在顾客的角度,为客户量身订做,提供客制化服务才能真的对症下药,解决业主的问题之余还能创造业主更高的价值。


有经验的BIM咨询顾问能从项目信息及需求访谈后进而规划整套的BIM执行计划,范围大从时程、参与单位、模型建置,小至模型层级、组件的建置方式都必须先行配套规划,同时还要兼顾客户成本以及其他参与单位的接受与配合程度。


当然有好顾问就一定有不良顾问,不愿花时间理解项目需求,凭借着只会建置BIM模型的非专业人士,以相对低廉成本来抢标,模型的正确与否尚待商榷,更别提能否协助业主或是客户降低成本及提高项目效率了。


目前已有不少客户第一次面临选择BIM服务顾问时,在尚未全面了解BIM技术前,仅能以价格决定厂商,可惜最终通常轻则只得到一个假BIM,重则延宕到项目时程,还要面临重工或是逾时的困境。


谈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BIM咨询这个行业也存在的几个大的问题?


一、竞争同质化严重


由于BIM创业门槛不高,各家BIM咨询服务商的差异化相当小,听下来大家都能做,只能比拼关系和价格,感觉是十分传统的项目竞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明显,最后难免会陷入技术劳务的价格战。就我们自身几次竞标的经验来讲的话,由于BIM属于分包,基本上都是靠关系拿下的,其中价格是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二、业内各自为战,合作不够


国内BIM咨询服务商之间合作不够,对国内厂商已有的系统和成果了解过少,利用较少,自己从零开始,其实风险最大。


BIM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新兴领域,特别是现在商业模式还没有探索清楚,盲目投入大系统的研发不是很合适,了解和利用现有厂商的系统,找准各自定位,赚各自的钱非常重要。近年来BIM技术产业快速升温,大家谈论的越来越多,企业投入该领域的人力、资金资源也越来越多。


但从第一批从业人员和公司两三年的探索来看,今未解决这个行业发展的尴尬: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营销、扩展规模、实现赢利,即商业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大家都坚信BIM是革命性的理念与技术,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一定会产生一个巨大的BIM产业链,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但真正要实现绝非易事。


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BIM技术厂商和咨询服 务团队中,企业迅速做大和发展较快的还难见踪影,说明了BIM技术产业发展的艰巨性。


其次,中国的技术咨询服务产业,往往很难进入较高端、较高门槛的阶段。刚开始发展不久就快速滑向技术劳务的价格战,无法高收费,就无法向高端咨询服务方向良性发展。服务的同质化相当严重,创新不够是主因,缺少对咨询业务价值的认同是市场基础差的体现。


BIM技术可以为客户创造很高的价值,但咨询服务方无法高收费。如何建立行业游戏规则?如何设计业务模式?这些是BIM技术咨询服务业务的挑战。整个产业来讲现在还完全看不出门道来。


三、过度营销,真实宣传力度不够


行业内确实存在过度营销的情况,这造成客户期望过高,落地实现的比例较低,行业难免对BIM技术或BIM厂商给予负面评价。事实上,虽然BIM技术在整个发展历史中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BIM技术能实现的应用相对潜力来讲,还只是很小的一部份,但现阶段的能实现的价值已经非常巨大,投入产出比可以很高。尽管如此,如果忽悠得过于强大,无所不能,落地得少,仍然会使客户和 行业人士失望,对整个BIM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利。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BIM咨询服务团队缺乏战略能力,不懂品牌建设,没对自己的服务做好定位,做不出独特优势,就容易滑向过度营销。


还有一点就是,真正宣传BIM技术的渠道都不多,大家日常看到的都是漫天的虚假宣传以及各种培训宣传,真正宣传BIM技术的并不多。


1636512962490859.jpg

(编辑:奚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