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建筑网

合作热线:400-828-1019
QQ客服:1575099316
微信客服:13646125294
投稿邮箱:info@precast.com.cn

河北|“智慧黑科技”助力装配式校园安全高效复工

给塔吊装上“监控大脑”和“鹰眼”,无人机时时监测现场扬尘治理和安全生产情况;现场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可对施工现场的PM10、噪音等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项目决策者不在现场也能快速掌握进度情况等……


中建科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藁城新校区项目(一期)工程(简称信工学院项目)是石家庄市建筑工地“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示范样板,也是石家庄市首个复工的项目。信工学院项目通过十余项“智慧黑科技”实现了安全高效复工,为工程品质保驾护航。


小小安全帽,内藏“大智慧”


“进入施工区域,请戴好安全帽……”刚进入中建科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藁城新校区项目工地,就听到了智慧工地广播系统的提醒,原来它发现有两位进入者没有戴安全帽。


视频监控系统采集信息,“智慧工地”平台分析信息,语音系统发出指令,“监控系统+智慧后台+语音系统”的联动,是智慧工地展示的第一项技能。


项目安全总监徐辉介绍,安全帽里有“智慧”。安全帽上被称为“中建科工V码通”的二维码可以扫出工作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所在单位等个人信息;安全帽内侧的芯片是射频区域定位系统(RFID)——你是谁、你在哪儿,通过该系统,智慧工地平台会一清二楚,为劳动力调度、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工地自动“洗澡”降尘


工地交叉作业多、施工单位也多,分包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怎样将污染防控到位?环境监测设备和喷淋系统的默契配合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工地一入门的地方有一块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指数、温度、湿度、噪音等实时数据。徐辉介绍道,“这就是环境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的PM10、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噪音等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测,并把监测数据传入中建科工项目管理驾驶舱进行云端分析。”


进入工地内,能够看到很多喷淋设备在喷淋作业,其中有100余台固定雾炮机,还有10多台移动雾炮车,在围墙上,甚至塔吊上都设置有喷淋设备。“工地实现了环境监测仪与喷淋系统联动,如果空气中污染物数值大于系统的预设值,系统会自主启动喷淋,降低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徐辉指着工地围挡上的喷淋头说,除了这些喷淋头,塔吊上的喷淋装置、雾炮车都会启动。


塔吊上安装了“最强大脑”


22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有20台臂长50米至70米不等的塔吊。施工单位多、交叉作业概率也高,怎样避免互相碰撞,实现安全作业?塔吊碰撞系统、吊钩可视化系统、塔吊司机控制室监控等构成的群塔作业协同监管系统,给庞然大物安上了多双“眼睛”。


在项目现场办公室内的智能监管平台上,每个塔吊的运作情况清晰可见,项目智能监管平台专员杜悦欣将屏幕拉近,可以看到塔吊司机室内的黑匣子。“这就相当于塔吊的‘监控大脑’,司机正常作业,如果塔吊的机械臂摆动中快要触及到其他物体了,这个黑匣子就会报警,并且还具有‘自动刹车’的功能,机械臂会自动停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系数。同时,塔吊司机上班时间内的疲劳操控、违章操作等行为也在监控范围之内。”杜悦欣指出屏幕中机械臂上还安装了摄像头,“这就是‘吊钩可视化’。塔吊司机通过它,可以撑握吊钩吊物情况,更精确地执行任务。”


无人机“巡逻”,智能化照明


一个人走完22万平方米需要一个半小时,无人机搭载摄像机转一圈仅仅需要20分钟,传回的直播能看到工地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塔吊是否喷淋,建筑工人有没有佩戴安全帽等……依托项目管理驾驶舱平台,信工学院项目搭建了一个空中无人机服务平台,从而实现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包括日巡检、巡场等。


4台无人机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定时飞1-2个小时。通过它,就能很快地了解22.8万平方米的工地内,20个单体建筑及各个角落的所有情况,比人工巡查要快得多。“无人机空中监控,将监控视频发送至直播平台,时时传送数据,我们就可以动态跟踪作业现场情况。工地作业面广,场地复杂,项目决策者即使不在现场,也能快速掌控项目现场情况和进度,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项目管理手段。”


随着无人机不断传回画面和数据,杜悦欣点击智能监管菜单,切换进入照明系统界面。在信工学院项目,照明也实现了智能化,可以会根据光线的强弱情况自动控制。“为保障项目施工进度,项目实行三班连续作业,传统的手动模式,常导致天黑灯没亮,天亮灯没关的现象,智能照明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灯控的难题,在保障用电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用电能耗。”


每一个配件自带“身份证”进场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藁城新校区项目(一期)工程是国内最大的装配式钢结构校园,项目70%以上的建筑为装配式建筑。偌大的施工现场,众多的钢构件、墙板等配件应该分别运到哪里?一个二维码,帮助构件通过物联网技术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装配式建筑对智能化要求更高,我们通过在构件上安装二维码,对构件进行定位,在进场时直接刷码就可以准确知道这个柱梁在哪个独立结构的哪个部位,第一时间放到该放的位置,智能化管理也更便于柱梁之间的精准衔接。”


项目总工程师周元智介绍道,BIM技术在信工学院项目的工程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基于BIM的虚拟建造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在虚拟环境下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优化施工方案和计划,消除建造隐患。“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建一个BIM模型,比如运用BIM技术将梁柱之间的衔接进行模拟,更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良好衔接。”


充分运用“云大物移智+BIM”等技术(即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端、智能化),石家庄信工学院项目持续强化智慧工地建设,搭建将施工过程人、机、料等要素进行实时、动态采集的智慧工地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的深度融合,让这座集绿色、科技、生态于一体的装配式校园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责任编辑:何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