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建筑网

合作热线:400-828-1019
QQ客服:1575099316
微信客服:13646125294
投稿邮箱:info@precast.com.cn

长三角建筑业领跑全国 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到渠成

来源:中国搜索


开启长三角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之门


2021年3月,由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倡议,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安徽省建设行业质量与安全协会发起的长三角工程质量联盟在沪成立,联盟的成立预示着长三角区域将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目前,在长三角区域内,已经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业企业,无论是产值规模还是施工技术、管理创新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据统计,长三角区域建筑业总产值约7.72万亿(截止至2020年底的三省一市数据),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30%,在最新公布的“ENR中国承包商60强”榜单上,长三角地区占居26席。在建筑工业化领域,截至2020年底,长三角地区装配式建筑落实面积累计约6.2亿平方米。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在上海备案的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达到143家,流水生产线190条,传统生产线249条,实际年产能约为614万立方米。在安徽,随着项目大规模落地,行业信心得到提振,不少企业主动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装配式构件相关研究及标准制定工作,在高强混凝土构件、再生混凝土构件、艺术功能构件以及智能化生产技术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十三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累计装配式建筑面积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


标杆企业布局长三角:


11月18日,长三角百强企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召开。由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了2021长三角企业100强排行榜,其中建筑企业共有14家企业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榜单的背后折射出企业布局长三角的信心与决心:


排名第七的绿地集团,前不久已从房地产集团转变为施工单位了,在巩固房地产等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产业、协同产业延伸,开展“有限多元”经营,打造“生态圈”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房地产、基建为主业,消费、金融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经营格局。在基建产业上,绿地旗下已拥有了绿地城投、绿地城建、贵州建工、江苏省建、天津建工、西安建工等基建成员企业,成为房地产业之外又一个千亿级的产业板块。今年绿地还将组建“绿地大基建集团”,注册资本200亿元。


排名第14的施工央企“明星局”中建八局,较去年攀升2位,再创新高!多年来中建八局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创新在长三角地区打造了机场航站楼、会议会展、体育场馆、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诸多高端序列产品,在建筑工业化领域,中建八局自主研发的全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应用项目——中建临港总部基地K01-01项目2#、3#楼,顺利通过市住建委新技术应用论证和市抗震办超限审查,标志上海首个、全国最高的全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高层建筑,得到了上海市住建委和行业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可,全装配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正式落地应用!


排名第21的上海建工集团已在长三角区域耕耘多年,目前业务在长三角城市实现了全覆盖,集团在今年6月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指挥部,并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建筑工业化领域,集团以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为目标,充分发挥房产开发、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运维全产业链集成优势,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截至目前,上海建工共投资开发、设计、施工超过5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其中包括超百米、75%预制率建筑。累计完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项目超过300万平方米,在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预制装配式住宅小区达到30多个。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


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铿锵有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跃然纸上


新时代迎来新机遇,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未来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双轮”与“两翼”,两者相互协同,将紧扣城乡绿色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要求,从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材料应用、运营维护等内容出发,深入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探索数字设计、智能制造、绿色建材、智慧工地等维度的领域中跨界合作,提升区域建筑产品品质,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壁垒,实现更为合理的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发展力量。


(以上文中数据来源:《建筑时报》、建筑工业创新联盟、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分会、中国建材报)


1636512962490859.jpg

(责任编辑:何雯丽)